2016年也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起始點,從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時間,隨著經濟增速的逐年放緩,特別對于傳統行業,將產生倒逼作用。處于傳統制造業的家具行業,更是被逼到了改革轉型的槍口上;仡櫳弦粋五年,家具行業風起云涌、跌宕起伏。先是行業進入發展高潮期,一批批企業崛起;后又受大環境影響,大批企業倒閉,洗牌加;緊跟著巨鱷的進入,攪亂行業格局……短短五年,行業從野蠻生長過渡到了博弈時代。那么,下一個五年,家具人的這盤棋又該如何下?
為下個五年,布局大家居
為了更快地挖掘市場商機,在調整未來發展戰略方面,中至信開始尋求產業鏈橫向或縱向的發展,跨界到大家居領域,以發展多品類產品擴充贏利點,搶占市場份額,實現企業的再發展。
據了解,大家居領域有4萬億的潛在盈利規模,分散在各個子品類里,比如地板600億、軟體沙發和床1000億、衛浴1000億、實木家具8000億等,這也就不難想象為何家具企業要跨界到大家居領域分食了。在市場經濟不斷向前發展,行業之間相互融合滲透,多元化發展必然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。
比如歐派,一開始是專注于櫥柜,但在將櫥柜做到十幾億的規模后,便加入到廚房電器,繼而囊括進了壁紙、木門和衛浴,特別是在2015年,歐派將自己的口號改為高端全屋定制,全面進入了大家居領域。
然而,危與機永遠是并立而行。據陳華唐介紹,跨界家居建材領域由于實木家具本身的特性,不符合工業化生產的要求,故不能大規模批量生產,且家具產品展示對店面場地要求比較高,跨界到家居建材領域,要讓家具產品與建材品類實現完美融合,讓消費者有較高的購物體驗,對產品的展示空間和環境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比如,一個完整的家居場景演示,需要足夠大的空間去擺放家具產品和建材產品,產品之間的組合需要反復的“磨合”等等。
此外,具體到細分領域,由于建材品類和家具產品的屬性不一樣,跨界到家居建材,要想在此做出一番事業,除了要做好產品本身,還得按照建材行業的規則行事。如建材類的店面地址宜選在建材商場里頭以提高和行業的粘性;不定時去參加建博會,了解建材行業時興什么樣的產品款式、風格以及獲取相應的市場信息等。
不過,隨著市場需求和競爭壓力的影響不斷加大,除了在同一產業鏈之間跨界,有些家具企業還將觸角伸向其他產業。
未來兩到三年可享“二孩”福利
行業巨變,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看不清方向,破產、縮水的不在少數,然而上帝為你關一扇門,定會為你開一扇窗,中國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,一定程度上會刺激家具消費新增長,只是這個福利要到未來的兩至三年才會顯現。
不過,只要有商機,就必然有機會。雖然“二孩”福利屬于慢熱型的,但不可否認的是,它所帶來的后續爆發力不可限量。誠如陳華唐所言:“中國放開二孩政策,放開的是真正受到嚴格限制的一部分公職人員,包括公務員、企事業單位,從中央到省份到市級到鄉鎮,而這一部分群體恰恰也是真正有錢的人,潛在的消費量不可小覷,中至信看中的是這部分人群的購買力。而農民,生多孩子是負擔,養都養不起,還能指望什么潛在的消費能力!
需要明確的是,“二孩”福利最先顯現之處必定是在兒童家具領域。時下,已經有不少企業因勢而動,涉足兒童家具的設計與生產規劃,寄希望于抓住兒童家具新的發展契機,逆勢而上,尋求新的突破。以市場為發展導向的中至信便是其中的前瞻者,據了解目前中至信已經著手布局相關的準備工作。
然而,“二孩”的到來除了提升兒童家具市場的剛需外,對兒童家具的結構、品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據悉,靈活的多功能家具更易受到家長的青睞,此外,產品品牌口碑、質量、服務、是否零甲醛的環保成為消費者頗為關注的焦點所在。而企業是否能做到讓顧客買得放心、用得安心,還需在產品的設計與質量上嚴格把關。
企業要具有一定的市場判斷力和自我認知感,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要做什么,然后積極去做一些有利于企業的事情,眼觀六路耳聽八方,真正有用的東西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和考核才會顯現出效果。